“强鹰”信号接连来袭,全球负收益债券市场规模大幅缩水。彭博最新数据显示,全球负收益率债券总额已降至6年多来最低。单单上周四、周五两天,就有近3万亿美元债券收益率“原地转正”。
负收益债券规模的缩水,缘于主要发达国家债券收益率近期显著走高。面对“高热”的通胀数据,包括美联储、英国央行、欧洲央行等近来纷纷筹谋“紧缩”,全球债市正掀起新一轮抛售潮。
负收益债券规模大幅“缩水”
全球债市正掀起新一轮抛售潮。
近期,美债收益率全线飙升。昨日,全球资产定价之锚——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跃至1.94%上方,创下2019年12月以来新高。业内认为,这一关键指标后续有望突破2%。
其他发达国家债券收益率也纷纷走高。昨日,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前一交易日上行3BP至0.225%,为2019年1月24日以来新高;法国10年期国债上行1BP至0.68%,刷新2019年1月10日以来高位。
利率向上伸展的过程中,不少国家的债券收益率发生了“质的转变”。作为全球两个主要负收益率债券国家,德国和日本5年期国债收益率于2月4日转为正值。此外,美国30年期国债实际收益率也在1月非农就业报告出炉后迅速转正。
这一变化,带动全球负收益债券市场规模大幅“缩水”。彭博数据显示,上周四、周五两天,全球就有近3万亿美元负收益率债券回归正值区间。截至本周一盘中,全球负收益率债券总规模降至约4.9万亿美元,为2015年12月以来首度跌破5万亿美元关口。
“强鹰”信号接连释放
主要发达国家债券收益率“不约而同”走高,凸显出市场对于其货币政策的预期正在发生微妙变化。
当前,通胀“高烧难退”,主要发达国家央行接连释放“强鹰”信号。2月3日,英国央行公布最新利率决议,宣布加息25个基点至0.5%,并启动被动缩表,紧缩力度超出市场预期。
同日,欧洲央行公布最新利率决议——如期按兵不动。但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放弃了“年内不加息”的论调,这一“鹰派”措辞,使得市场加息预期进一步升温。
“英国、欧洲央行释放紧缩信号,市场对英国、欧元区的加息预期再度升温。”招行金融市场部市场研究员丁木桥认为,本周,众多美联储官员将发表讲话,美国将公布1月CPI数据,市场预计将会从7%上升至7.3%。当前大环境下,发达经济体纷纷进入货币政策紧缩状态已经成为一种趋势。
美联储2022年首期议息会议也显示,其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已加速启动。业内此前共识是,基准情形下,美联储将在3月结束量化宽松,并开始加息,全年或将加息3次。
投资机会或将更多倾向人民币资产
发达经济体“紧缩”信号接连释放,将如何影响全球资金流动?
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:“从短期看,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的溢出效应不应忽视,影响主要体现在美元升值和金融风险传导两方面。”
连平认为,美元短期内阶段性走强是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的直接影响之一。美联储加息还将推升美国国债收益率,吸引更多海外资本涌入美元市场,推高美元汇率和美元资产价格。
对于这将如何影响人民币资产,连平表示,“美联储趋紧、我国央行偏松”将重构全球资产配置格局,在短期和中长期两个维度对投资者的投资收益产生影响。从中长期看,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的积极作用将逐步体现,全球的投资机会将更多向中国市场和人民币资产倾斜。
“美联储加息政策在抑制通胀的同时,也会推高美元债务的成本。尤其是在目前美国政府债务高企的情况下,加息将给美国经济复苏进程增加更多的不确定性。”连平表示,在稳增长政策的推动下,我国在消费、投资、对外贸易等方面都将出现向好局面。随着我国逐步落实对外开放战略,未来,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将会吸引更多海外资金进入中国市场,资本项目顺差也将支撑人民币长期稳健,形成“资本流入—人民币升值—更多资本流入”的正向循环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