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资料图】
.天津北方网讯: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。当天下午,天津市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了“8.15全国生态日天津第一届主题研讨会”,主题为“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走深走实”。研讨会上,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、博导刘庭风表示,建设绿色矿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,也是矿业转型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,可通过“生”“育”“化”三种修复路径,守护矿山“绿”底色。
.绿色是矿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。“生态修复的策略就是要将‘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’。”刘庭风认为,从事矿山修复,可以从生、育、化三条路径来进行。“生指繁殖,育指养育,化指转化。”他说。
.“生物品种有两类,一是自然野生种,二是人工培育的品种。”刘庭风说,“野生品种的动植物受人类干预少,野生环境较恶劣,繁殖较难,成活率很低;一旦环境条件好了,其成活率很高。人工品种的动植物,都是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中生存,所以品种本身的繁殖力不高、成活率不高,是人类提供优良的环境之后,成活率才高的。”因此,刘庭风认为,天津的建材矿山以野生种的植物为主。
.在“育”方面,刘庭风说,“无论是矿渣山还是矿坑,土壤丧失,石、岩裸露是现实环境。土壤的覆盖是最重要的工作。”他认为可以借用旱季的清淤工程迁土填方来修复矿山的土壤环境。
.“‘化’是指转化。变而化之,转而化之,也是生态修复的重要法则。”刘庭风介绍说,“其实,我们天津矿区面积并不大,若能形成一个个旅游打卡地,则是上上之策,其次,是转化为生产用地;实在没有利用价值,最低目标就是自然生态的修复。要加强策划和设计,一矿一议,一矿一法,一矿一业,一矿一景。”(津云新闻记者 田巧梅 刘畅)
标签: